各院(部):
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要求,深化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,完善高校实践科研育人体系,加快创新型、复合型、应用型人才培养,提升高等教育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能力,经研究,开展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建设目标
推动高校主动对接科技发展和产业需求,吸引科研机构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,构建高校与相关部门和企业专业共建、人才共育、过程共管、资源共创、责任共担、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,促进教育链与科技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的有效衔接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。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形式多样,包括但不限于现代产业学院、未来技术学院、创新创业学院、卓越人才联合培养平台、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。
二、建设条件
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应具备以下条件:
(一)体现办学特色。平台应符合分类发展要求,体现高校内涵、特色、差异化发展理念,聚焦学校办学类型定位、优势特色,具有一定的建设基础,体现未来发展方向,能够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(二)服务首都发展。平台应紧密结合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》,围绕相关产业紧缺人才需要,与高水平科研院所等机构或行业优势龙头企业(原则上应为法人单位)开展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合作。鼓励平台对接卓越工程师培养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等重点工作,支撑产业创新需求。
(三)合作联系紧密。平台建设各方应具备紧密的合作基础,形成了先进的育人理念和科学的建设规划,平台发展目标明晰、措施具体、保障有力。平台建设各方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及组织保障,能够共同建设和联合开发优质育人资源。
(四)平台管理规范。平台应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、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,吸引高校高级职称教师和机构企业高水平专业人员参与平台建设,形成较为完备的安全、保密、知识产权保护等培训及保障体系,能够有效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。
三、材料报送
各院(部)要加强统筹,组织好此次申报工作。请于2025年11月19日(星期三)前,由学院统一将申报材料(推荐表、申报书)Word版本(命名为“学院名称-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建设”)发送至教务处-实验教学中心邮箱:syjxzx@bwu.edu.cn,纸质版(盖章)交至实验教学中心108室。学校将组织评审并择优向北京市教委推荐。
联系人:张老师 89533626
附件:
1.附件1-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开展2025年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(京教函〔2025〕612号)
2.附件2-2025年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推荐表、申报书
教务处
2025年11月11日